這是什麼?不過就是實證醫學的證據等級,大概也沒什麼好驚訝的。不過就是因為我沒學過而已。過去掛在 Pubmed 的時間也不算短,But 什麼是 EBMR 實證醫學資料庫?除了是不懂還是不懂?
翻譯成中文看看會不會好一點 (不好意思,我還是不懂)
這個時候,請教專家弄懂它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,在證據等級的分別裡,不是 EBMR 實證醫學資料庫寫了 RCT 隨機分派試驗 (randomized control trial)的研究就沒事。EBMR 實證醫學資料庫會初步分類。
一個實證的證據等級通常要 2a 等級在醫學上才較有重要的參考價值。
那麼~要如何才會有 2a 等級以上?
據請教范靜媛范老師之後得到的答案 :基本上要隨機分派試驗RCT (randomized control trial)或世代研究(cohort study)追縱率要高於80%者,或系統性回顧./統合分析(
我弄懂了,在沒弄懂之前大概就是盲人摸象,誰知道我找的是什麼等級的?我選的第一篇文獻,雖然是 RCT ,而且還是多盲?只有計畫者才知道實驗內容的實驗,然後悲劇的以沒有結論的文獻收場,也不知道是它沒有全文還是我沒看懂。第二篇請教老師幫我看過:RCT ,雙盲, 實驗人數:41 men and 35 women,於是.....樣本數過小。追蹤人數分別為 55% 反應 及 45% 不反應。27/80的患者於研究結果有效,在百分比之間無顯著差異。更於是 追蹤數太低。
師言:雖然是RCT ,也有通過IRB(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),但是RCT著重研究樣本,故研究價值不高。
相比於老師建議給我的樣本數9000人,更甚是18000人的研究樣本並且追蹤達80%的文獻,相差甚遠。
這其中的領悟大概就是經驗學來的,與其我在 EBMR醫學實證資料庫盲目摸索,還不如被指導後再摸索來的有效率。並且依 PICO 的寫法指出文獻的重點。此部分仍在學習中,預計開學後再去請教詳細,在科學及醫學的領域,研究樣本與正確的實驗方法都是很重要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